【导读】华图选调生考试信息网吉林日报发布:吉林省委面向清华北大考录选调生答记者问(2)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微信公众号(huatuv),欢迎加入全国选调生备考交流群:1079603880。
第二阶段为第二批次补充选调阶段,主要任务是明确选调标准和政策,加强联系和协调,力求吸引更多的两校选调生到我省各级党政机关工作。具体措施和步骤,一是对于未列入首批次选调但符合选调条件的考生,发放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资格证书。二是通过省校双方的常态沟通和协作,加强联系和引导,不断强化和坚定选调生到吉林工作的决心。三是适时组织报名工作和履行相关程序。下一步,对正式录用的两校选调生,省委组织部将进行重点管理和跟踪培养,让选调生有更多机会经受锻炼,有更大舞台施展才华。
问:这次定向选调工作实行了哪些方面的政策措施?
答:以开放的理念、宽广的视野和优惠的政策广揽人才,是我省引智引才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。这次我们拿出较多省直部门和组织了15个重点企事业单位到清华北大集中招聘人才,是我省引进人才的又一次创新实践。为增强吸引力和集聚力,在考录选调生上,我们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选调生职务安排、成长进步、待遇落实、创业支持等方面的8项政策。15个重点企事业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,在工薪待遇、岗位津贴、购房补贴、科研经费、职称评定、培养培训、保险福利等7个方面,制定了58条优惠政策和措施,给予优秀人才诸多优厚待遇。实行这些政策措施,目的就是为人才提供创业兴业良机、干事成事舞台和成长成才空间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吉林实践理想、建功立业,切实为吉林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。
问:这次定向考录选调生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?
答:这次面向清华北大定向考录选调生,在我省历史上尚属首次,体现了吉林坚持五湖四海、不拘一格、放开视野选干部、引人才的胸怀和决心。综合起来看,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:一是坚持高端安置、全面覆盖。我们对两校选调生的安排使用采取“就高不就低”的原则,积极为其成长进步创造条件。在选调方向上以省直和市(州)党政机关为主,同时对志愿到县乡工作的我们也全力支持。二是坚持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。对选调生的工作部门选择,我们本着最大程度体现选调生意愿、最大程度体现适才适位、最大程度体现专业匹配度、最大程度体现部门需求的原则,进行统筹平衡和调剂,力求实现最优化配置,最大限度地发挥选调生的作用。三是坚持规范实施、提高效率。选调工作的方法、内容和程序、步骤,我们都严格遵照《国家公务员法》等有关法律和政策操作。同时,在一些内容和环节上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合理简化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四是坚持以人为本、方便考生。在整个选调过程中,我们最大限度地为选调生提供方便,尽量减少对其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影响。五是坚持加强协作、合力推进。无论是选调生的推荐、选拔,还是工作政策、程序、办法,我们都坚持与两校和省直有关部门及招录单位保持常态沟通协调,形成了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,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成效。
问: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定向选调工作的进展情况,目前取得哪些成效?
答:面向清华北大定向招聘人才工作自今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,我们与有关省直部门紧密配合,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,也得到了两校有关部门特别是两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。11月20日,我省专场招聘会分别在两校成功举行。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长黄燕明同志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、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进行了亲切会谈,就省校人才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。招聘会上,两校相关领导分别致辞,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长黄燕明同志作了重要讲话,我省有关部门和两校相关院系领导出席了会议。
由于省委领导高度重视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、准备工作十分充分,我省定向招聘人才工作在两校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,得到了热烈响应。选聘公告在两校校园网发布后,点击量达近万人次,有600多名学生参加了招聘会,现场气氛热烈,报名积极踊跃。有409名两校应届毕业生报名并通过选调生资格审查,参加面试384人,其中清华大学227人、北京大学157人。同时,有301人次与我省15个企事业单位达成初步签约意向。两校表示,无论是吸引政策、宣传强度和工作力度,还是学生关注程度、参与规模和报名人数,我省这次招聘工作都创近年来相关省市招聘工作之最。人民网、网易、千龙网、清华新闻网、北大新闻网分别进行了跟踪报道,反响热烈。
根据考录选调生工作方案,我们迅速协调和推进选调工作。两校依据选调方案做了大量调查和遴选工作,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参与首批选调。经学校组织推荐和省校反复沟通协商,确定了首批次选调生名单。按照统筹平衡和调剂、最优化配置原则,综合考虑学生志愿、专业紧缺度和匹配度、学历层次、综合素质、考试成绩、部门需求等要素,通过反复征求招录部门和选调生个人意见,落实了首批次156名选调生的具体安排计划,其中152名安排到41个省直部门,4名选调生根据个人志愿选派到基层。这些选调生中北大82人,清华74人,来自23个省区市,中共党员占86.6%,博士24人,硕士128人,专业涉及综合类11个、理工类21个。首批选调生中,有30%实现了第一志愿,有约60%兑现了志愿选择,有约90%实现了专业对口,特别是安排到主要专业厅局的选调生基本实现专业对口。此外,我省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工作也在有序推进,目前已有15名应届毕业生正式签约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