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5-02 11:37:55 选调生招聘网 http://www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新浪教育
【导读】华图选调生招聘考试网新浪教育发布:选调生生存状态调查:忽视培养频繁借调(2)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微信公众号(huatuv),欢迎加入全国选调生备考交流群:1079603880。
温馨提示:
华图选调生考试网第一时间发布选调大学生招考公告、选调大学生村官公告、选派大学生考试招考公告资讯
选调生招聘考试 | 选派生招聘考试 | 历年真题 | 专项练习 | 备考技巧 | 辅导课程
受访基层干部反映,类似小黄这样的思想波动在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选调生身上较为明显,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其一,“从‘象牙塔’到乡镇,落差大,与预想有差距,产生失落感。”
“从北京到南宁,从南宁到百色,从百色到田阳,每走一步,心凉一截。”现已是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妇联副主席的2007届选调生张星说,她老家在内蒙古包头市,一直喜欢从事行政工作,但当时“感觉离家太远了,报到后的第二天就想走”,后来在父母的鼓励下才坚持下来。
“刚开始有怨气,觉得自己的成绩并不比别人差,受到了不公平待遇。”现任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党代表联络办主任的选调生姚青说,他2007年刚参加工作时,被分到全县偏远的乡镇,一度很失望,后来与其他选调生交流之后,发现大家情况都差不多,心里才慢慢释然了。
其二,新鲜感之后,面对琐碎的日常事务,遇到加班等,心里不平衡,产生对立情绪。
“有一段时间,尤其是星期天,都是我一个人上班,心里很不平衡,老觉得自己受了不平等待遇。”“这两天心里很不爽,总觉得有火。真的很辛苦,尤
其是在落后地区,一天有做不完的事,并且生活还没有保障。其实细想下来,也没有什么事情,干吗这么认真,使自己过得这样累呢?”选调生小黄在入职3个月后 的日记中这样写道。
其三,工作中的挫败感,感情出现纠葛,加之远离家乡的孤独感,对未来迷茫、彷徨,想另寻他路。
记者在湖北、河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采访时,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说“部分选调生就是为了先找份工作,然后考研或考其他公务员离开”。中部某省一位组织部长到选调生宿舍调研时,发现“一推开宿舍门,全是考研资料”。不少选调生表示,在乡镇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,“在学校谈的女朋友,很多来看过一次后, 就再也不回来了”。“找对象”成为难题,又增加了他们的苦恼。
贵州省安龙县的县委书记邓修宇、安顺市关岭县委组织部部长韦锋等认为,各级相关领导干部需要对选调生关心、关注,但也不能仅靠“一把手”关心,更需创新形式,形成一项完善规范的制度,减少“谈心对象”的随意性,切实照顾到每一名年轻选调生。
三种现象“打折”培养效果
如何用好选调生?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少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首先,在一些地方,基层选调生集中在乡镇党政办“搞材料”,鲜有机会参与处置急难险重问题。其次,不少选调生过于频繁地被“借调”,又使选调生在基层锻炼的时间无法保障。再次,选调生工作中“选”与“培”、“管”、“用”相互脱节。上述三种 现象的存在,导致选调生在基层培养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。
“党政办”现象严重。在记者采访的近百位选调生中,90%以上到乡镇后被分配到党政办从事档案整理、数据统计、公文处理等事务性工作。他们直接参与处理诸如上访维稳、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事件的机会少之又少。在多场座谈会上,记者让参会选调生回忆参与处理过的棘手事件,多数人一脸茫然,“在领导带 领下观察过”是最普遍的回答。
一些人甚至连“观察”都少有。在西部某省乡镇工作的小万,两年前以西部计划志愿者考取了选调生,她感觉唯一改变的是称谓。“以前在党政办搞材料,考选调生之后也一样。这里需处理的材料多,事情杂,几乎没做过其他事情。”
“频抽调”现象常见。虽然多地也出台了不得频繁抽调、借调的规定,然而在实际中并没得到有效执行。
陕西扶风县召公镇镇长黄金泉说,镇上4个选调生,2个被借调,1个已被县里看上。而在重庆某机关工作的小管参加工作头四年就经历了5个工作单位。
对于基层来说,“县里借走镇里人”、“市里借走县里人”,频繁借调给人才匮乏的基层带来苦恼:上级命令“顶不住”,只能执行;原选调生工作需重新安排不说,借调走的选调生什么时候回来,是否回来都是未知。
对于选调生来说,他们在频繁借调中“两边都不是人”:在上级单位没身份没人管,只顾干活;在乡镇,因人事分离,让乡镇领导、同事感到为难。此外,由于基层群众对他们不熟悉,造成选调生在日后票决时“吃亏”。有选调生直言:“抽调,抽抽就废掉。”
“轻培养”现象普遍。多位选调生反映,“重选拔任用,轻培养”、“选而不调”、“使用与培养脱节”是他们的共同感受。
在某县选调生名册上,记者看到在册的40名选调生,截至2012年11月,仅有18人参加过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,2008年后入职的选调生无一人参加。
在多数选调生看来,除入职前的岗前培训以外,参加省、市、县的培训机会少之又少:有的选调生入职8年,仅参加过2次培训;即使有培训,也大多设置老套,流于形式。缺培训只是选调生在基层“轻培养”的一个缩影。选调在某市直单位、没有基层经验的硕士选调生小李多次向单位提出下基层锻炼的请求,但均被“组织想让你进步的时候,会让你下去的”、“迟早会提拔你的,别急”等理由婉拒。“他们担心我下基层后没人干活。”他说。
也有选调生为领导不给“压担子”而苦恼。“领导担心我们下来只是‘镀金’,只会交给我们一些短线常规任务,或放到无关紧要的位置。”一位清华大学选调生说。
多地组织部干部表示,一些地方选调生工作“选”与“培”、“管”、“用”环节相互脱节,没有形成有序的递进性衔接:有的认为培养是组织部门的事而积极性不高,合理使用力度不够;有的培养照顾到大多数人成长的普遍需要,对少数人的特殊需要重视不够。
相关内容推荐:
(编辑:huatu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微博客服